地理教案-地球的运动

[04-17 00:56:23]   来源:http://www.ketang123.com  初一地理教案   阅读:9402

概要:[讲解]:地球上的光热来自太阳,冷暖的变化也与接受到的太阳光热密切相关。由于日地距离遥远,地球比太阳小的多,一般把太阳照射到地球的光线看作一组平行光。[板图]:平行光照身射球体时直射点的图形特征[提问]: 哪儿是直射点?直射点在图形上有什么特征?[小节]:平行光线延伸过圆(球)心的光线是直射线,和球的交点就是直射点[演示] 步骤:(1) 地球仪在灯泡的照射下,最亮处就是直射点(2) 另一地球仪摆在对面(注意观察两者轴的倾斜方向)用教鞭连接两地球仪的直射点,教鞭恰好通过光源中心,三点成一线。(注意两个球体的光点的位置有什么不同)(3) 旋转教鞭一周,所得轨迹就是公转轨道。[学生活动] 由学生充当太阳和地球,演示地球公转示意图。请观察,地球绕日公转中,直射点的位置有无变化?一个学生(个儿稍高)当太阳,在中间,向两侧张开双臂,表示平行光四个学生(个儿差不多)的头当地球,分别站在P11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四个位置上。[演示步骤]:1.找齐. “太阳”张开双臂旋转一周,他的手指均指向四位同学鼻子位置。(鼻尖代表赤道)2.倾斜. A,B,C,D四个“地球”的头同时指向北极星方向(A前倾,C后仰,B,D侧偏)3.观察. 确定二分二至点。(太阳的直射光分别指向 ---A眼睛、C嘴、C,D鼻子)4.公转. 四个“地球”在轨道运行,位置相互替换。辨别新位置(注意保持头的倾斜方向不变)5.自转加公转。留一个“地球”,让他自己旋转一周的同时向前跨一步(注意保持头的指示方向不变)[分小组演示]:教师指导[提问]: 哪个时间看不到头顶?哪个时间看不到下巴?这两个时间出现的是什么现象?读

地理教案-地球的运动,http://www.ketang123.com

  一.地球的自转

  1.绕轴旋转

  2.方向 自西向东

  3.周期: 一天

  关于“地球的公转”的教学设计方案

教学目标:

  1.使学生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、运动方向、周期。

  2.使学生理解由于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。5的夹角、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、二分二至点的含义。

教学重点、难点:

  理解地球公转示意图,弄清二分二至点的含义

教学媒体:

  手电、地球仪、自制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.5度的夹角模型。

教学过程(www.ketang123.com):

  [片段]:分析地球公转示意图

  [讲解]:地球上的光热来自太阳,冷暖的变化也与接受到的太阳光热密切相关。由于日地距离遥远,地球比太阳小的多,一般把太阳照射到地球的光线看作一组平行光。

[板图]:平行光照身射球体时直射点的图形特征

  [提问]: 哪儿是直射点?直射点在图形上有什么特征?

  [小节]:平行光线延伸过圆(球)心的光线是直射线,和球的交点就是直射点

  [演示] 步骤:

  (1) 地球仪在灯泡的照射下,最亮处就是直射点

  (2) 另一地球仪摆在对面(注意观察两者轴的倾斜方向)用教鞭连接两地球仪的直射点,教鞭恰好通过光源中心,三点成一线。(注意两个球体的光点的位置有什么不同)

  (3) 旋转教鞭一周,所得轨迹就是公转轨道。

  [学生活动] 由学生充当太阳和地球,演示地球公转示意图。请观察,地球绕日公转中,直射点的位置有无变化?

  一个学生(个儿稍高)当太阳,在中间,向两侧张开双臂,表示平行光

  四个学生(个儿差不多)的头当地球,分别站在P11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四个位置上。

  [演示步骤]:

  1.找齐. “太阳”张开双臂旋转一周,他的手指均指向四位同学鼻子位置。(鼻尖代表赤道)

  2.倾斜. A,B,C,D四个“地球”的头同时指向北极星方向(A前倾,C后仰,B,D侧偏)

  3.观察. 确定二分二至点。(太阳的直射光分别指向 ---A眼睛、C嘴、C,D鼻子)

  4.公转. 四个“地球”在轨道运行,位置相互替换。辨别新位置(注意保持头的倾斜方向不变)

  5.自转加公转。留一个“地球”,让他自己旋转一周的同时向前跨一步(注意保持头的指示方向不变)

  [分小组演示]:教师指导

  [提问]: 哪个时间看不到头顶?哪个时间看不到下巴?这两个时间出现的是什么现象?

  读一读:极昼极夜

  [小结]:学生用观察和体验的结果填入表中

节气

太阳直射纬度

极昼极夜

春分

3月21日

夏至

6月22日

秋分

9月23日

冬至

12月22日

北回归线

       

赤道

       

南回归线

       

北极圈

       

南极圈

       

  板书:

  二.地球的公转

  1.绕太阳旋转

  2.方向:自西向东

  3.周期:一年(356天)

  关于“四季和五带”的教学设计方案

教学目标:

  1.使学生了解四季的产生

  2.使学生了解五带的划分

教学重点: 四季的产生和五带的划分

教学难点: 四季的产生

教学过程(www.ketang123.com):[片段]

  [提问]:1. 每天太阳的东升西落,带来了一天冷热的变化,早晚冷,中午热。可是一年中同样是正午,夏季和冬季的温度明显不一样,谁能用刚学过的公转的原理解释这个问题?

  “想一想”

  先让学生回忆地球公转轨道图,重述二分二至点,太阳的直射位置。

  [师生共同讨论]:得出了地球在公转中,同一地区接受的太阳光热不同,产生了四季

  [板书]4.季节变化

  2. 与公转轨道面成66.5°的夹角。(可讨论若地轴垂直公转轨道面,会如何?)

  [板书]:5.五带的划分

  [小组活动](4-5人)

  要求:

  1. 读五带的划分的内容,总结出划分五带的两个依据。

  2. 画图填写(1)五带的名称 (2)五带划分的几条界限

  3. (每2组分配到一个带)派代表上台,先在黑板上填写自己所在带的名称,划分的界限。

  再介绍这个带的特点,太阳照射、昼夜长短、气候、景观、人们的生活、物产等,可参考书上的图片。其他同学互相补充。

  教师指导并点评。

  板书设计:

  4.季节变化

  5.五带的划分

探究活动

第一课时

  请学生在一天当中的早、中、晚三个时段观测太阳高度和热量的情况,并在课堂上总结结论。

第二课时

  请学生扮演太阳和地球,演示地球公转示意图。

第三课时

  小组活动,阅读“五带的形成” 通过互助学习,找出五带划分的依据,派代表介绍自己所代表的温度带的情况。



上一页  [1] [2] 


标签:初一地理教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范文,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优秀教案 - 地理教案 - 初一地理教案